Pulumi 使用体验 - 基础设施代码化
Pulumi 是一个基础设施的自动管理工具,使用 Python/TypeScript/Go/Dotnet 编写好声明式的资源配置,就能实现一键创建/修改/销毁各类资源,这里的资源可以是:
Pulumi 是一个基础设施的自动管理工具,使用 Python/TypeScript/Go/Dotnet 编写好声明式的资源配置,就能实现一键创建/修改/销毁各类资源,这里的资源可以是:
openSUSE 是一个基于 RPM 的发行版,这和 RHEL/CentOS 一致。但是它的官方包管理器是专有的 zypper,挺好用的,软件也很新。
我最近从 Manjaro 切换到了 openSUSE,发现 KDE 桌面确实比 Manjaro 更丝滑,而且社区源 OBS 体验下来比 AUR 更舒服。
抓包分析工具主要有两种:
这里主要介绍如何使用 tcpdump + wireshark 进行远程实时抓包分析。而 mitmproxy 抓包和 wireshark 本地抓包都相当简单,就不介绍了。
本文基于 Istio1.5 编写测试
Istio 支持使用 JWT 对终端用户进行身份验证(Istio End User Authentication),支持多种 JWT 签名算法。
目前主流的 JWT 算法是 RS256/ES256。(请忽略 HS256,该算法不适合分布式 JWT 验证)
这里以 RSA256 算法为例进行介绍,ES256 的配置方式也是一样的。
介绍具体的 JWT 签名算法前,先解释一下签名、摘要/指纹、加密这几个名词的含义:
数字签名的具体实现,通常是先对数据进行一次 Hash 摘要(SHA1/SHA256/SHA512 等),然后再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(RSA/ECDSA 等)的私钥对这个摘要进行加密,这样得到的结果就是原始数据的一个签名。